讲究节俭的日本,竟然也是“粮食浪费大国”
讲究节俭的日本,竟然也是粮食浪费大国
日本是一个非常重视节约的国家,其能源效率是发达国家的两倍。我国现在呼吁节约粮食,在日本,吃光食物一直是一种态度和习惯。这是一种社会共识,浪费的耻辱早已深入人心。日本民众不会因为爱面子,大量炫耀性浪费。明知吃不完,还是硬点菜,生怕被别人说小气。这在日本民众来看是不可接受的,他们按量点菜,吃得很干净,绝对不会剩下。
节约是日本社会的一大优势。他们的许多有益经验值得中国学习。到过日本学习或旅游的朋友会发现日本人有这样一个习惯:当他们出去点菜时,即使他们想招待重要的顾客,也不会点太多的菜。在餐馆吃饭时,都是以吃到盆干碗净为荣,而反观旅客在日本每次都残留了大量的剩饭剩菜。
所以日本人给我们的印象是他们生活节俭,不浪费食物,但是你知道吗?实际情况是,日本是一个食物浪费大国!世界粮食援助量每年约320吨,而日本每年丢弃近643万吨食用粮食,是世界粮食援助量的两倍。
据日本农林水产厅统计,2019年,日本的食品废弃物总量超过1700万吨,其中,食用食品总量高达640多万吨。2019年,日本的粮食自给率只有38%。由于土地资源有限,日本严重依赖粮食进口。人们的印象是,以节俭为美德的日本,为什么在大量进口食品的同时却严重浪费食品?
三分之一规则:追求新鲜食物是浪费吗?
追求超高质量的恶果
食物垃圾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食品制造、食品流通和家庭消费。在食品制造和流通领域,在制造商推出新规格和新包装的食品后,原有规格和包装的商品将被下架并可能被丢弃;生产过程中标签印刷错误的食品通常会被丢弃。
在日本,超市、便利店和其他食品零售店出售的新鲜食品、便当、熟食和其他商品如果当天没有售完,则需要丢弃;在某些情况下,食品批发商和零售商囤积大量食品以防止短缺。如果他们不及时出售,他们将在保质期后丢弃;未开箱检查的食品也将被丢弃。
在消费过程中,餐厅客人的剩菜一般会被丢弃;如果餐厅准备的食品原料没有在当天售完,它们也将被丢弃。
家庭消费中的食物浪费主要有三种情况。首先,原材料的过度消除是指本可以食用但未经烹调就丢弃的食品。例如,许多日本人只吃菜心,叶子被丢弃;第二,在家庭用餐后,丢弃剩余的食物;第三,由于接近保质期或其他原因,食品被直接丢弃。
日本惊人数量的食物垃圾源于日本社会对食物质量的极高要求。日本的食品流通业采用三分之一规则:即从食品制造日期到保质期到期日期的期间分为三个时期。制造商和批发商必须在第一阶段交付给零售商。如果他们错过了日期,零售商可以拒绝接收货物。这一商业惯例的初衷是为消费者提供优质食品,但时间设置过于严格,导致大量没有质量问题的食品被抛弃。考虑到食品的新鲜度,普通人经常丢弃大量接近保质期的食品。
在日本商店购买的食品、袋子或容器上通常标有消费期限或赏味期限。根据日本官方的指示,消费期限是指食品能够安全食用的时期,赏味期限是食品保持新鲜味道的最佳时间。简言之,经过赏味期限后,食物虽然不那么美味,但可以安全食用。许多人无法区分,这也导致了不必要的浪费。
反其道行之的超市一年开了十几家
2016年,日本食品行业从业者高津博司成立了一个非政府组织,呼吁社会避免食品浪费,并呼吁企业向福利组织捐赠品尝期前后没有变质但收效甚微的食品。因此,他在一年多前开设了第一家超市,出售接近或超过赏味期限但不会变质的食品。价格是食品原价的一半,有些甚至只有原价的十分之一。
高津博司的超市在一年里开了十几家连锁店。这些超市保存的食物只是日本巨大食物浪费的一小部分,但它传达了这样一种理念,即味觉鉴赏期并不是丢弃食物的分水岭。为了避免更大规模的浪费,它还需要日本社会更广泛的理解和支持。
事实上,日本政府早在2012年就成立了防止食品浪费工作组,希望改变食品行业的三分之一规则。2019年5月,日本通过了《减少食品浪费促进法》,要求减少从食品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的浪费。然而,随着新产品的不断涌现和市场的激烈竞争,制造商或销售商没有勇气打破三分之一规则。日本消费者署(JapaneseConsumerAgency)于2019年1月进行了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将努力减少食物浪费,但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不会购买临近赏味期限的食物。
严谨和规则是褒义词,这也是日本人长期以来留下的印象。然而,如果规则成为浪费的借口,也许只有打破旧规则才能使社会文明进一步发展。
TAG标签:
淋巴瘤的发生因素有哪些儿童癫痫患者平时应该如何来进行护理
合肥治疗白塞氏病哪家医院
植物神经紊乱应该做哪些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