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弹簧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板弹簧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好公司一定是有泡沫的公司

发布时间:2020-02-14 05:14:23 阅读: 来源:板弹簧厂家

?

? ? ?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无数次被比喻成“泡沫”,一路看来,接受泡沫的乐观者都赢了,拒绝泡沫的悲观者带着他们的有限理性,都成了批判者或失败者。

为什么?

中国企业家前仆后继30年,5年一代英雄豪杰,回首看去,善于多元化发展、不断开疆扩土的企业家大都做大做强,传统认识中“专注”的人,很少产生“泡沫”的实干家,包括家电行业的多个偶像级大佬,都没能创造崭新的高度。

为什么?

以上两个问题,周掌柜先不给出答案,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两个有趣的现象,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关系到企业家如何看待宏观,如何定义企业的进取心。

泡沫普遍存在,大部分都是健康的,这是一个基本判断。大家生活中看过沏茶时候的泡沫,看过打开香槟的泡沫,也看过大雨滂沱的泡沫,哪个泡沫对你有害呢?其实很少,泡沫本身就是“生命力”的象征,东北和西北的兄弟们一个人喝啤酒就能喝一箱,你问问他们——没有泡沫的啤酒他敢喝吗?这是一个无关科学但是很有意思的问题。

人们对于“泡沫”的担忧,往往来自于对“泡泡”的恐惧。泡泡是什么?在固定量的肥皂水里,无限的填充空气,越吹越大,越吹越下沉,吹到最后就爆了,是的,能逃脱重力原理的一定是伪科学,一定会破灭。“泡泡”是值得每一个人警惕的,企业战略中的“泡泡”往往来源于人性的贪婪、对现实评估缺少理性、空洞的通过外力改变形态,最后经不起市场的检验,一定会崩溃的。企业家要对“吹泡泡”的行为保持天生的警惕。

而泡沫呢,无数个小的气泡组成,他们定性定量的堆积在一起,相互挤压或结合,既不会飞起来,也不会沉下去,他们就是从机体最有生命力的源头获取的能量,不断的出生、合并和消亡,“泡沫”和“泡泡”有本质的不同。

对“健康泡沫”的研究是目前企业管理领域最急需的理论体系,也是可以支撑企业家商业决断的重要思维,特别是“冒险”,在这个产业边界被广泛打破的时代,“不冒险”一定是最大的冒险。

周掌柜在本文中希望用大白话,用大家都能听得懂的逻辑,分享创造“健康泡沫”的方法,进而创造“大市值”企业。

(一)“有泡沫”的企业是好企业

最近几年,我们见过很多“有泡沫”的企业,比较典型的有这么几类:

第一类是频繁收购的上市公司:比较典型的是蓝色光标,从2010年上市到2014年四年间,蓝色光标已成为A股出名的“并购机器”,公司累计收购18个公司,主要为广告、金融服务、软件等公司,涉及资金39.28亿元。

第二类是估值爆炸性增长的企业:最典型的就是小米了,小米创业5周年,市值接近500亿美元,从手机到电视到手环等。还有很多创业公司,比如“疯狂老师”,号称在腾讯投资之前的几个月里,估值从1000万人民币到几亿;

第三类是业绩飞速发展的企业:这种企业在互联网金融、P2P理财、在线旅游等领域非常普遍,很多公司一年做到几个亿几十亿的流水。还有类似酒仙网这种企业,每年净亏损几亿,但是依然在烧钱狂飙。

这几种企业在普通的管理者眼中,都是比较激进的代表,我们比较容易理解的企业成长方式是10年磨一剑,甚至30年磨一剑,在某个领域成为绝对的霸主,进而成为现金流健康的上市公司。

诚然,做一个稳健的百年企业没什么不好,甚至像老干妈一样成为一个每年几亿纯利润的非上市公司也是一件很值得企业家骄傲的一件事。不过,从目前的商业竞争来看,生态系统的竞争已经成为企业的一个重要战略趋势(在周掌柜“竞争性生态系统”理论模型中有详细解读),我们不应该因为害怕“健康泡沫”而失去迅速发展的机会。

下面,周掌柜就结合“健康泡沫”市值管理系统的模型,详细分析一下健康泡沫管理要素。如下图。

这个模型的主要作用是帮助企业家识别公司“泡沫”的健康度,很好的把握了“活力源”、“成长动力”、“体积对比”和“稳定性”四个方面,企业就可以义无反顾的创造“泡沫”和飞速发展。

一般泡沫的特征包括模型里展示的四条指标,分别对应“健康泡沫管理要素”的四个方面,更通俗一点说是这个意思:当企业在飞速发展和多元化的时候,第一要确认这种“泡沫”是否是企业自身的合理需求;第二看是否是多个合理线索的自然组合;第三是是否每一个泡沫都围绕公司的核心战略;第四看是否不断有新的发现,新的进展。

如果能做到以上四点,这样的泡沫就是健康的,保持核心竞争力、自然发展并且不断有惊喜发生,应该说很多成功的企业的CEO都是这样保持着开放的胸怀,不断在泡沫试错的过程中,优化自己的企业战略。

而“吹泡泡”对比起来也是很容易理解的,从单一一个点极大的放大价值,不断的无序膨胀,以及没有客观指标不断的强化和暗示,这样都会导致“吹泡泡”的有害战略出现。

一个有活力的“健康泡沫战略”首先应该是有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强大保障,这就是“活力源”;其次,公司有系统性的战略纵深;再次,体量和核心竞争力不要偏差太大,这里可以用很多指标来衡量,比如销售额和利润等;最后,就是要把握企业的稳定性。

基本逻辑就是创造“健康泡沫”,防止“吹泡泡”式盲目膨胀。

(二)没有泡沫的企业正在走向失败

我们一起认识到“健康泡沫”的价值,进一步我们再看看那些所谓没有泡沫的公司发展的如何。举几个相关的案例:

案例:索尼2000年的最高值1250亿美元下降到2014年180亿美元左右,2015年也是一路狂跌。这家公司曾经无比辉煌,但是这几年已经销声匿迹。表面看,索尼的战略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一如既往的专注消费电子产品和追求品质,但是在苹果手机等智能手机的间接影响下,日薄西山,也验证了那句话——企业真正的敌人往往在行业之外;

另两个案例做对比:2015年6月起,京东进入市值500亿美元俱乐部,京东有电商、金融、供应链布局,也有严重泡沫的创始人恋情剧情和促销战略,并且2015年先后入股途牛、易车成为大股东,入股天天果园、金蝶,投资并购上总资金投入10亿美元。看样子,京东是在多元化的战略中找到了自己的新机会,也是典型的充满“健康泡沫”的公司。

反观一直被看做没有泡沫、健康稳健的百度公司。

2015年7月29日百度股价暴跌15%震动业界,目前百度市值500亿美元左右,仅与京东相仿。李彦宏本身是一个很踏实很专注的人,也希望做一家没有泡沫的公司,所以多元化扩张方面相对保守。直到2014年才准备进军O2O领域大规模开拓,这比阿里和腾讯的O2O布局至少晚了两年,当李彦宏坚定的巨资砸向百度外卖的时候,或许是由于对时间窗口的质疑,百度被投资人疯狂抛售。

当然,以上几个超大型公司,我们很难用“健康泡沫”这四个字完全阐述他们的成功而或失败,以上案例周掌柜找来用于探讨,起码可以看出的结论是——我们传统思维里稳健和专注的公司,在更加深刻和跨界的竞争中,往往会输给拥有“健康泡沫”、有活力且激进的公司。

反而,没有“健康泡沫”的公司,容易把力量聚焦在一个“吹泡泡”的思维里。从人性的角度看,也很容易理解,限制了企业“健康泡沫”的扩张需求,很容易陷入“吹泡泡”的进取逻辑。

这可能和《定位》这种管理培训教材所倡导的理论有一些违背,是的,上市公司级别的竞争,一定不是所谓选品类定位那么简单,而是一个系统的健康机制的竞争。

如果说你的企业输给了竞争对手,在资本市场上看,你的企业一定是一个缺少故事的僵化的企业。

(三)开启企业“大市值”战略

周掌柜在一些战略咨询的项目中提出了“大市值”的理念,建议上市公司的高管通过“健康泡沫”的思维,在资本市场上展现企业的活力,进而完成公司市值的快速进化。

特别是在中国这种非注册制的资本市场,上市公司意味着有很多独有的社会资源,并且已经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放大优势地位需要更有进取心和想象力的推动。

拉姆?查兰先生(《执行》《管理者的八项核心技能》等管理畅销书作者)有这样一段话:“大企业都是从小成长起来的,创业企业遇到很多问题。首先,现金流都是不够的;其次,小企业并不知道自己能给客户提供的价值定位是不是客户真正想要的;另外,如果市场有这样的需求,市场规模是不是足够大的。对创业企业来说,更多是一种试错的模式,不断的尝试,看看哪些是既有潜力,又是客户真正需要的,如果屡试不能成功,可能创业企业就到此为止,如果成功了就会很快的成长。”

查兰先生对企业“试错”给予非常高的战略地位,借鉴这个思考,我们倒是也可以把“健康泡沫”看成是企业“战略试错”的一种布局。

另外,中国经济和成熟的美国经济仍然由很大的差别,中国经济更加的拥有扩张性活力,商业领域,现在的中国在互联网金融、移动互联网创新,甚至工业4.0都比美国更快速。

有进取心的CEO和上市公司的高管们,如果错过了这个属于中国人的伟大时代,没有“健康泡沫”的进取心,在激烈的竞争中,很难成为笑到最后的“大市值”英雄。

你不跟随“大市值”的时代,竞争对手可能会跟随,在资本市场上如果你永远是健康的小个子,可能很难摆脱被并购的命运。

最后,我们来一起定义一下“健康泡沫”是什么,掌柜说一个相对比较枯燥的定义:高速成长的中大型企业,根据公司核心竞争力战略延展的需要,以生态构建的思维,通过战略投资、独立业务单元试错、前瞻性营销或跨越式发展,打破稳定的平缓发展结构和业务边界,围绕主战略的多元化开展的泡沫式扩张。

你愿意做没有泡沫的小个子,还是希望成为大市值时代的英雄?

这个回答,关乎你自己,和很多人。

广州工作签证费用

深圳工商税务代办

深圳代理记账价格